时间:2022-04-12 信息来源:校友办 作者:孙永和(历史系78级)
节选自《大学堂走出的山大人——山西大学校友故事》文集
1978年,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断了十年的高考,恢复!改革开放的大幕从此拉开,这一年,77与78级学生同年入校。他们既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全程参与者,是民族复兴的推动者!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78级的学生孙永和便是其中的一个。
孙永和是山西省曲沃县人,1978年考入山西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先就职于曲沃县党史办、县老干部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山西省开展了打击文物犯罪专项活动,即“南征战役”,要求各重点文物市、县成立文物局。1995年曲沃县委决定成立文物局,靠着过硬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的学历背景,孙永和被组织任命为曲沃县第一任文物局局长,从此他便与文物工作结下不解之缘,在文物战线上一干就是20多年。这20多年间,他怀揣一颗火热的“文保心”,争取项目、置办文物家当、保护古建、筹建博物馆、发展文化旅游……硬是将旁人眼中的“冷板凳”坐出了不凡的热度。
白手起家 三次创业
曲沃县文物局成立之初,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连个像样的办公地点都没有,只能借用县文化馆的办公场地,很多工作难以展开,这也成为了孙永和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没有办公场所,孙永和三番五次找县领导,终于获得支持,县里最终决定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大院划归县文物局作为办公场所。但因为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同时,作为古建筑也亟待维修保护。没有维修资金,孙永和又跑到省文物局,汇报曲沃文物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实际困难,曲沃文物保护工作引起省文物局的重视。在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维修资金很快到位,薛家大院得到了有效地保护修缮,也改善了文物局的办公条件。有了办公场所、展馆和库房,初步打开全县文物工作局面,这也成为孙永和任职文物局的第一次创业。
文物局成立后,曲沃文物保护工作的影响力逐渐提升。2002年,省里支持重点县市文物库房建设,为了建设更标准化的文物库房,孙永和拿着设计效果图,到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省文物局争取资金。最终,2004年投资140余万的文博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当时全省县级文物系统最好的办公楼,这是孙永和的第二次创业。
第三次创业是晋国博物馆的建设。位于曲沃的“曲村——天马遗址”是全国一百个大遗址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该遗址核心区域晋侯墓地的重大考古发现,震惊考古学界。依托该遗址兴建一座博物馆,以保护祖先留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是曲沃人民多年的一桩心愿。为此,从1998年开始,作为文物局长的孙永和就积极地各方奔走,向省委、省政府提交报告,提交人大议案,召开专家论证会,撰写可行性报告,最终,2008年9月晋国博物馆在省发改委立项,萦绕在他心头二十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2014年晋国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晋国博物馆展示了晋国六百余年的恢弘历史、考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考古成果,填补了山西省没有遗址类博物馆的空白。
古建认领 开创先河
曲沃是山西文物大县,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全县有宋代至清代的各类古建筑260余处。其中有70多处为市、县级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因年久失修、坍塌损毁、濒临灭失。按规定,市、县级的文物保护资金需由地方财政支出。文物保护任务重与县财力捉襟见肘的现实矛盾,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孙永和带领文物部门广泛开展调研,大胆探索、开拓创新,提出了“认领保护古建筑”的构想。经过反复的论证,他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等有关部门的重视。终于,曲沃县于2010年10月28日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曲沃县古建筑认领保护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立法的形式对外招募认领,首开社会力量参与文物认领保护工作的先河。
《办法》出台后,由县文物部门遴选部分价值较高、急需维修保护的古建筑的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招募认领,当地企业家纷纷响应,踊跃参加。《办法》的实施,有效地拓展了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空间,既解决了维修保护,又解决了经营管理两大难题,西海童儿庙、西海龙王庙、义城黄帝庙、神泉黄帝庙、桥山黄帝庙、大悲院、南林交龙泉寺等一批珍贵的古建筑得到有效的修缮保护,并成为曲沃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同时,古建筑保护修复,顺应了民意,了却了当地老百姓的夙愿,提升了企业家们的社会影响,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强烈反响。
2012年6月山西省文物局召集全省市、县文物局长在曲沃召开了经验交流座谈会,实地参观了实施古建筑认领保护的几个工程。与会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文化遗产领域里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一种改革,具有很现实的引领意义,值得学习和借鉴”。国家文物局主要领导亲临曲沃调研,并召开座谈会给予点赞;这个做法还应邀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全国文物保护利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光明日报》发文向全国推介了这个经验,《中国文物》刊发了头版专版,并连续发文系统介绍了这个经验。省电视台也对此进行了深度宣传报道,全面推广曲沃经验、曲沃做法,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关注,先后有安徽省、成都市、广州市及省内各县市先后到曲沃学习考察文物认领工作。
筹建晋博 首任馆长
在孙永和从事文博工作的20余年间,晋国博物馆的建设一直是他心头最深沉的牵挂。从最初的报告、提案、立项、跑资金、制定设计规划、陈展形式和内容,到施工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和安全,开馆前后的宣传、日常运行,可以说,晋国博物馆像是他亲手呵护的一棵幼苗,倾注了孙永和的心血和期望。
晋国博物馆建设工程与其他工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馆建立在晋侯墓地遗址之上,如何在高质量、高水准的基础上建设一流场馆的同时,又不对遗址本身造成破坏,是规划者和建设单位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孙永和同志作为该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多次组织国家级、省级专家召开论证会,主持编订《曲村——天马遗址保护规划》和《晋侯墓地文物本体保护设计方案》,并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在晋国博物馆总体设计方案制定过程中,从大的格局到细节处的一砖一瓦,事无巨细,他都亲自参与,从总体上把握和保证晋国博物馆建设的质量、风格和特色。
2014年,晋国博物馆工程全部完工,并于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并以其独特的展陈方式、鲜明的晋文化特色,在业内独树一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2015年,晋国博物馆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他本人也荣获“国家优质工程特殊贡献奖”。2016年初曲沃县委县政府任命孙永和任晋国博物馆第一任馆长,这既是组织对他多年勤勉工作的褒奖,也是一份重大的托付。
开馆以来,晋国博物馆在孙永和的带领下,在场馆环境、展陈提升、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宣传推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基本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展优胜奖”,同时还被列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晋国博物馆已成为展示三晋文明的重要窗口、山西文化旅游热线上的重要一环,并被列为山西省委省政府定点接待单位。
从一片荒芜的遗址,到今天闪耀着晋文化之光的文化殿堂,晋国博物馆建设的每一步,都凝结着孙永和的默默奉献和执着坚守。他的这种精神也激励着年轻的晋博人,沿着“讲好晋国故事、打造一流博物馆”的发展目标勇毅前行。
潜心文博行业二十余年,从文物局长到博物馆馆长,孙永和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之心,淡泊名利、埋头苦干,一项项创举,让“冷板凳”焕发出别样的精彩。谈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孙永和总是说:“板凳坐得十年冷,咬定青山不放松。文物工作在别人眼里或许是枯燥乏味、无利可图的,但我却认为这就是我一辈子应该追求的事业,从事文物工作数年来,我无愧于母校教诲,无愧于这个时代。”
从孙永和身上,我们看到了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踏实的作风,这应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基石,也是我们追求的标杆。
(孙永和 “国家优质工程特殊贡献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