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春煊所上奏折被清政府批准实行,山西大学堂正式开学上课。
西学专斋于太原皇华馆学台衙门西院皇华别墅正式开学,李提摩太为西斋总理,敦崇礼为西斋总教习,谷如墉为中斋总理。
李提摩太从西学专斋经费中拨专款在上海设立了山西大学堂译书院
山西大学堂侯家巷新址校舍落成,中西斋同时迁入。
根据《山西大学堂创办西斋合同二十三条》,西学专斋正式收归山西当局管理。
按照中华民国教育部令,山西大学堂改为山西大学校。
原山西大学堂大门及牌坊拆除,并在大礼堂前修建工科教学大楼。
民国政府参议院议员中央选举会将山西大学校列为国立大学,称“国立第三大学”。
山西大学新共和学会召开成立大会,学会研究、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促进了共产主义在山西的传播。
中共山西大学校第一个党支部成立。
山西大学校改名山西大学,各科改为学院,各门类改为学系。
奉中华民国教育部令,山西省立法学院并入山西大学法学院,山西省立教育学院并入山西大学成立教育学院。
日寇轰炸太原,山西大学奉令南迁,法学院迁至平遥、工学院和理学院迁至临汾、文学院迁至运城,各学院就地继续办学。
日寇占领太原,山西大学奉令暂停办学。
《阵中日报》载山西省政府有关山西大学复课事宜,并将山西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和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在陕西省三原县复校并开始上课,暂借陕西省立三原女子中学校舍作为办公、教学、食宿之用。
山西省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并附设门诊部并入山西大学为医学专修科。
奉中华民国教育部令,山西大学改为国立,办学经费直接由国库拨出。抗战期间,学校先后辗转陕西宜川县秋林镇虎啸沟、山西吉县壶口镇克难坡等地办学。
山西大学师生回迁到达临汾,因交通中断,折返陕西韩城重新开学上课。
山西大学全校师生从陕西韩城返迁太原复校。
山西大学学生陆续乘飞机抵北平,暂住东四七条三十九号阎锡山公馆内。
在中共北平地下党的支持下,山西大学学生进驻中南海瀛台一带,并发表《告全国同学书》、《告各界同胞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庄严的入城仪式,山西大学全体师生在前门大街热烈欢迎,庆祝北平和平解放。
山西大学师生全部返回太原复课。
山西大学法律系并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改为财经学院,设经济系、工商管理系。
华北人民政府任命邓初民为国立山西大学校长、赵宗复为副校长。
北京师范大学理学院二部(原中国大学理学院)并入山西大学改为理学院。
根据教育部与山西省政府教育厅指示,铭贤学院机械、纺织、工管三系并入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冶金系并入新成立的北京钢铁学院,纺织系、采矿系并入西北工学院,理学院并入本校师范学院。
财经学院并入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人民政府高教部、教育部公函称:工学院独立后定名为太原工学院,师范学院独立定名为山西师范学院,医学院独立定名为山西医学院。
山西大学迁入坞城路新校址。
中共山西省常委会议通过山西大学与山西师范学院合并为山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