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友之窗

校友之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门工作的中国官员 —— 1973级体育系学子唐虔先生的故事

时间:2022-04-14 信息来源:校友办 作者:唐虔(体育系73级校友)

节选自《大学堂走出的山大人——山西大学校友故事》文集


1968年,作为成千上万下乡知识青年中的一员,唐虔从北京清华附中来到晋西北黄河边的山西兴县插队,在那里度过了五年的农村生活。1973年,他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到山西大学体育系学习。1979年,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最早外派公费研究生到加拿大的温莎大学学习,并取得了运动生理学硕士和生物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后在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司和陕西省科委任职。1993年,成为第一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门工作的中国官员。2010年,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是当时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以来级别最高的中国籍官员。这便是唐虔先生从知青走到联合国的经历。         

唐虔1974-2.jpg    


难忘的五年知青生活

插队的那些年,兴县农村生活平淡且寂寞,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不少知青觉得前途渺茫,农活清闲时便打牌甚至偷鸡摸狗,逐渐颓废,失去了上进心。一个在山西孝义县插队当饲养员的学兄告诫唐虔:“我们不能沉沦下去,有时间看点书,多学习。干农活太耗时间,做饲养员能有许多时间。”唐虔颇受启发,第二年春天,队里的一个饲养员病了,在人们怀疑的目光中,他毛遂自荐当了饲养员。牲口是在夜里吃草,他白天在喂骡子的间隙就铡好牛草、打扫牛栏骡圈,待傍晚社员收工回家了,他便开始喂牲口,每隔半个小时要添一次料,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添料的间隙,他便用来看书学习,并制定了学习计划,首先复习中学课本,接下来自学高中课程,期间还加强了英语的学习以及写字的练习。牛喂得很好,得到老乡们的称赞,同时也打下了学习知识的基础。

“当时,我只是不想浪费时间,根本没想到无意中所学的知识日后竟对我的人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那时的“无心插柳”,唐虔感到颇为庆幸,同样插队时期锻炼出来的吃苦耐劳、不烦小事、坚韧不拔的精神,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以及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对后来事业上的成就都起了极大的作用。

充实的山大学习时光

一九七三年九月,唐虔结束了五年的下乡插队生活,怀揣着山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到太原。在山西大学体育系的三年学习期间,除了学习体育理论和专业课,唐虔坚持不懈自学英语,还翻译了不少国外的体育科研资料。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体育系有一种美国的《体育运动》杂志,其中有一篇文章写的是前空翻跳远的技术,还配有插图,有同学建议唐虔把文章翻译成中文。他花了两天时间把文章翻译成中文,一个书法好的同学刻蜡版,并画了图,把文章印出来,装订成册,老师同学人手一本,非常受欢迎。而学校里的一个老师竟以他“引进美国的东西,散布帝修反的文章”为由,把他告到了学校,弄得空气很紧张。他据理力争:“我翻译的是技术,不犯法。”还是当时任山大党委书记的老干部焦国鼐出面,支持唐虔说:“这是技术嘛,不是政治。”一句话平息了一场风波。这也算是那个荒诞年代中的一桩荒诞事。

在山西大学毕业时“文革”还没完,他又被分配回原来插队的兴县,在县中学当教员。他教体育,后来又教英语,业余时间仍然坚持学习。1978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唐虔报考了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生理专业研究生,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从此离开了生活十年的山西。1979年,唐虔轻松通过教育部首次举行的选拔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的外语考试,9月被教育部派往加拿大的温莎大学学习,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最早派到国外的公费研究生之一。在加拿大,唐虔用了6年时间先后获得运动生理学硕士学位和生物学博士学位。

25年的国际组织历程

1985年博士毕业后,唐虔先在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工作了四年,从三秘做到二秘,1988年升为一等秘书。1989年底,唐虔任满回国,任职于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司,1992年去西安任陕西省科委副主任。凭借着自己的教育经历和工作经验,唐虔于1993年4月应聘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先在职业技术教育处做高级项目官员,后升任处长、司长、行政办公厅主任等职。2010 年4 月唐虔被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任命为教育助理总干事(职级相当于联合国助理秘书长),领导分布在总部、各国办事处和七个研究所的数百名员工的教育部门。在他的领导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推动“全民教育”,开展全球和地区层面的协调与监测,并且主导了国际社会制定“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4(教育)”的全球磋商。在担任教育助理总干事的同时,唐虔博士还曾兼任联合国组织战略规划局代理局长和人事局代理局长,直至2018年退休。

回顾唐虔25年在联合国的历程,可圈可点的故事不胜枚举。联合国的最基本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一名联合国官员,能以自己的工作对推动世界和平进程作出贡献,有一件事情令唐虔倍感欣慰。2001年初,为了缓和朝鲜半岛的形势,韩朝双方都有意开始在教育方面做一些接触与交流。当时朝鲜缺乏中小学教科书印刷用纸,韩国方面提出捐赠200吨。但是在当时形势下,直接谈判行不通。而唐虔在工作中与朝韩双方接触都很多,他曾经主持实施了教科文组织向位于平壤市中心的“人民大学堂”教师培训中心提供微机设备的项目,又与韩国合作举办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同朝鲜和韩国政府教育部门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再加上中国人这样的一个特殊身份,使他自然而然地成为受到双方信赖的中间人。应韩国方面的请求,在教科文组织松浦总干事的授权下,唐虔两飞首尔,三访平壤,凭着对促进和平的执着和丰富的外交经验,解决了一系列复杂的政治与技术问题,终于使双方达成协议。200吨印刷用纸于2002年秋从韩国仁川港运抵朝鲜的南浦港,朝鲜教育部后来用这些纸印刷了近50万册中学英语教科书。这件事的政治象征意义更大,有益于推动朝鲜半岛的和平,不是能以数量来衡量的。

唐虔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