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9 信息来源:山大校友会 作者:赵晨(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校友)
节选自《大学堂走出的山大人——山西大学校友故事》文集
在高校辛勤耕耘30载,始终秉持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陪伴学生的成长。他坚持以德施教,因材施教,兴趣为先,反哺社会……用点滴故事,展示着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与抱负。
董川,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实践着一个学人的理想——教书育人。迄今为止他培养了22 届硕士研究生和18届博士研究生,培养出109名研究生,其中已有20余人晋升高级职称。
董川,是教授,是博导,是三晋学者、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是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十大科学传播专家和三晋英才等,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奖、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他的荣誉不胜枚举,他的职务也有多重,却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
立德树人,传道授业
董川教授非常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他认为:自然科学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智慧,且这些自然现象或规律无处不渗透或折射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基于此,他从自然的角度探索人文哲理,以崭新的视角对科技中蕴含的人文哲理进行思考,把人生观的教育贯彻于自然观的教学实践中。他为全校本科生开设校本通识课程——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立足课程思政化,将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有机交叉融合,给学生讲好如何做人的第一课,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董川老师的课充满了智慧的火花,他把复杂的科学观点用简单的生活语言表述出来,深受学生喜爱。他受邀为学校新教师进行入职培训讲座,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从而激发他们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董川教授始终把传道工作放在首位,授业和解惑的目的定位是培养对社会和谐有用的人才。在学生们眼中,董老师总是和蔼可亲的。他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用爱心和耐心关心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业。他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经常告诫学生“先学做人,后做学问;做学问要真,求知识要新”。特别是告诫研究生在科学的道路上无捷径可走,要攀登科研高峰,就要反对浮躁浮夸和急功近利等不良学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倡导“万物皆可为师,处处可学习,事事可借鉴”,教导学生只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就能从中求得真知,获得教益,净化心灵。注重研究生科研综合能力的培养, 简称“四会”,即“会学”“会做”“会写”“会说”,将这“四会”贯穿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厌其烦。每每学生获得成功,他总是由衷地高兴。董老师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闲暇时会把学生约到家里,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存在的困难和困惑,及时帮助他们疏导和解压。教导学生要有“三容”的能力,即“宽容”“包容”“从容”。他的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时,在不同的岗位能尽快适应和融入集体,与新同事友好相处,受到了用人单位领导的好评。
董老师认为,老师应当有一种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境界。老师应当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见识,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达人;进一步利用所学和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为社会培养人才,他一直聚焦这个目标。他关心学生的学业、事业和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他所构建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的和谐结构。学生们在学习或工作中获得的点滴进步,他都会感到欣慰,在董老师看来,学生的发展就是老师的未来。
此外,董老师经常教导学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他说青年人要争做栋梁之材,因为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要练就担起国家复兴大任的真本领。在学习上,青年人要努力学习更多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在生活上,要注重锻炼身体和道德的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要关心国家大事,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青年人只有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真正完成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致力科研,持之以恒
科研的生命在于创新,对真理的探索是董川教授一直追求的目标。他以对科研浓厚的兴趣为动力,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学术知识,努力跻身科学研究的先进行列。他常说:“科研最怕没有思想。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知识没有了想象力就如天文台没有了望远镜,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董川教授长期从事新型环保功能染料的研究及应用,制备了一系列多功能染料,以其为平台构建了许多传感分析新方法,丰富了光化学理论,并将功能染料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代表性研究发表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nalytical Chemistry、Chemical Communication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Nanoscale等杂志。董川教授注重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他从事化学学习研究 40 年来,科研方向一直未变,长期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将分析检测技术和山西省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了打造未来高科技教学模式,解决教室粉尘污染,根除师生职业病,营造环保健康、快乐启智的教学模式,他领导团队在国内外率先开展新型环保可降解色料的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多种隐色体染料和天然植物色素的理化特性,研发出不同类型的环保可降解色料,所研发的新型染料先后获得瑞士国际发明协会金奖、德国纽伦堡创新材料奖等。经过课题组师生长期不懈的努力,他所研发的成果《新型光敏水解褪色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20年新型环保涂层材料的研发成果依托山西奇色环保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将该技术应用于教具学具、油墨印刷等领域,拓展了水致褪色色料的应用范围,取得了诸多创新性的成果。其中,2016年“水致褪色色料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成就展,并且多次被央视科教频道报道。
交流合作,互利共赢
董川教授认为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坐井观天,而是要走出去、请进来。他特别注重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邀请报告,为培养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董川教授作为高访学者先后去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大学,所到之处,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董川教授选派课题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赴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校研究学习,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奠定了基础。每每派出学生前,他总要叮嘱学生个人的所作所为不仅仅代表自己,而且代表课题组,代表山西大学,学生们时刻铭记,刻苦学习。例如选派课题组博士生葛金印前往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交流培养六个月,半年期满后,本该回校完成学业,但是,他的勤奋、严谨、创新精神给合作导师留下了好印象,合作导师黄文成教授主动提出资助葛金印继续留港合作研究一年,使得合作得以进一步加深;选派博士生宋金萍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进行合作研究;推荐学生梁文婷赴日本大阪大学获日本国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现文婷已圆满完成学业,被山西大学人才引进。董老师注重研究生的日常培养,定期进行的组会中鼓励学生双语汇报,他不管多忙都会参加,会对每一位汇报的学生进行点评,指出同学的不足之处。这既锻炼了研究生们的口语能力,也使得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大提高。董川老师还经常派学生参加学术会议,锻炼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使学生在公众场合能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在董老师的辛勤指导和同学们的努力下,毕业生们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且收获各种奖励。
受邀庆典,不忘初心
2019年10月1日,山西大学董川教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74名教师,以全国模范教师的身份受邀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庆典活动。邀请全国模范教师参加国庆观礼,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同时激励着模范教师继续扎根教育事业,发挥模范作用,弘扬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精神。
这一天,对董川教授来说,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他说,通过此次受邀活动,他深刻感受到我们祖国今天的繁荣伟大,同时也感到祖国今天的昌盛是无数人民英雄用生命与汗水经历了艰难曲折才换来的,欣喜地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每一位中国人都感到十分的自豪!此时此刻,想得最多的是不辜负伟大时代,我们要肩负起历史使命,为祖国大好河山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其繁荣富强奉献所有的心血和力量。
董川教授表示,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定要潜心钻研,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把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和追求。在为国育人、为党育才方面有所作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努力地工作, 恪尽职守,竭尽所能,为祖国教育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赵晨,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校友,分析化学专业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