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庆聚焦

校庆聚焦

围绕“四大”提升科研能力 服务三晋大健康产业 ——山西大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研究院发展纪实

时间:2022-02-28 信息来源:山西大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研究院 编辑:蓝匀

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山西大学致力于把大健康的观念落实为实际行动,强化创新驱动,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在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的指导下,于2020年12月1日成立山西大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研究院,奏响了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音。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省委会主委李青山与我校党委书记王仰麟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和研究院领导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刘昌孝院士受聘为首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药学专家、省政协副主席李青山教授受聘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筛选中心主任杜冠华教授受聘为研究院院长,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秦雪梅教授受聘为研究院执行院长。

研究院组建以来,围绕“四大”,即搭建大平台、培育大团队、申请大项目和产出大成果,提升科研能力。

大团队篇

研究院依托晋产中药材、小杂粮、康养旅游等资源优势,汇聚校内外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高水平人才和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优势学科资源,构建“基础与应用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生态,将彼此的学科优势相互融合,加快研究与研发进程。助力基础研究-培养人才-产业化产学研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加快由“研”到“产”的进程,为健康山西服务,为三晋人民育才。

研究院有“健康产品制造”和“健康服务”两大板块共5个研究团队。

健康产品制造板块包含以李卓玉教授和秦雪梅教授为负责人的“新药创制与上市药品再评价”团队、以乔明强教授为负责人的“医疗器械与医药材料研发”团队和以张立伟教授为负责人的“健康相关产品研发”团队3个研究团队。

健康服务板块包含以石岩教授为负责人的“康养综合服务体系构建”团队和以吴长新教授为负责人的“地域性重大疾病病机与新干预技术研究”团队两个研究团队。

研究院汇聚校内外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高水平人才和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优势学科资源,以这五个研究团队为主力,与省内的汾酒集团、振东制药、广誉远药业和国新药业等大中型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以构建“基础与应用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生态,获得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为目的。通过学科间相互交叉,互为助力,搭建新技术、新标准、新产品、新服务研发平台,聚焦突破生物医药产品制备、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疾病诊疗、食品功能评价等关键技术瓶颈,解决生物医药药效物质和作用原理等重大科学问题。

大平台篇

地域性重大疾病病理机制与新干预技术研究国家地方高校引智基地获批

2021年4月2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2021年度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资助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立项项目,以团队吴长新教授主导的山西大学“地域性重大疾病病理机制与新干预技术研究”项目正式获得批准立项。

生物医学研究院实验室

重大疾病病理机制与新干预技术研究是综合应用现代生物学与医学学科,联合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阐明疾病发生分子细胞生物学过程与机制,旨在应用分子细胞生物学最新理论与技术,从细胞、分子的角度探究人类健康与疾病机制,进而应用现代高精尖的生物学、工程学的技术手段在分子层面上针对人类疾病发生、临床医学表型与细胞异常建立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新方法与技术。该学科领域是医学的重要方向和核心学科,是人类精准医学、个性化治疗,高效药物与新临床治疗技术研发的创新源泉与驱动力,也是健康产业发展的基础学科,是医学其他相关新交叉学科发展的根基。

依托新建生物医学研究院和山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 通过创新引智基地建设,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重大医学问题研究,推动学科向更高水平发展,以实现建设高水平生物医学研究机构目标。

相关平台

新的科研平台为研究院注入新的活力,平台包括张立伟教授主导建立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以分子生物药学研究为主,范三红教授主导建立的山西省研究生创新平台,以食品安全生产和食品创新为要、秦雪梅教授主导建立的国家中医药学科创新交叉团队,以十大晋药研发和应用为纲、石岩教授和刘映海教授主导建立山西省教育厅情绪管理社科重点基地,聚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项目篇

冯丽恒教授,参与国家联合基金重大项目“面向未来电子芯片卡脖子技术中碳基(碳纳米管)材料的提纯开展研究”。作为山西大学生物与医药大健康研究院骨干成员,利用化学分子的构效关系开展了化学2023年国家区域联合重点基金原料药、光热光动力治疗肿瘤的研究工作。

单壁碳纳米管分子

赵仲华教授,参与国家联合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人工智能影像的垂体腺瘤多组学融合精准诊疗预测模型研发”。鉴于垂体腺瘤临床表型和生物学行为的多样性以及治疗的复杂性,在前期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交叉融合大样本、多维度、多组学的垂体腺瘤大数据,深入挖掘关键标志物,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构建以人工智能影像为核心的垂体腺瘤争端预测模型,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目的。

人工智能影像下的垂体腺瘤

秦雪梅教授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通过层层选拔获得“中医药科技创新强省工程”专项项目资助300万元。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大成果篇

获得多项奖励

在学校以及研究院的支持下,不断涌现出喜人的成绩。研究院团队成员在本年度获得了2个省级二等奖和一个国际奖。

获奖证书

冯丽恒教授团队数十年致力于如何将化学分子构筑成功能材料并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这一科学问题开展工作,围绕有机共轭分子为研究对象,结合生物分子的特异性,系统性地开展了对离子、糖分子以及生物大分子的检测研究。提出了靶向成像、识别区分并杀伤肿瘤细胞的新策略和新方法,构建了对单糖分子识别检测的新体系,发展了检测主要离子的荧光调控探针。该研究成果为化学共轭分子在生物、医学、材料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为化学分子的生物功能化提供了新技术,揭示了共轭分子与检测物种的结合规律,为化学分子在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为疾病诊断试剂、化学药物开发、精密医疗设备等研发提供科技依据。其项目“有机共轭分子制备、功能化及应用研究”获得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制备、性能、功能化及生物应用

中药质量关乎中医临床疗效和行业发展。李震宇教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历时近十年,针对中药质量差异客观存在且关乎临床疗效的行业现状,以及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模式不能全面客观评价中药质量差异的技术难点,从“化学差异表征、生物效应差异表征、质量控制指标筛选”三个层次提出中药质量差异性评价思路和技术方案,为进一步提升中药质量控制水平、保障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为表彰其在中药质量评价研究中作出贡献,省科技厅授予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代谢组学流程示意图

李卓玉教授团队致力于我省特色谷物资源功能分子对肠道肿瘤的靶向干预,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抗大肠癌活性蛋白FMBP,该蛋白具有低毒性和高效靶向杀伤肠癌细胞的特性。在直结肠癌中发现了肿瘤细胞能量代谢及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GRP78与PKM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天然产物中功能分子的提取及其抗肿瘤的分子机制和环境因子诱发肿瘤的分子毒理及靶点筛查等作出科研贡献,揭示了FMBP精准抑制肠道肿瘤的分子靶点和作用机制,发表在国际药学顶级期刊,对于FMBP进一步开发为肠癌靶向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国际肿瘤和癌症研究中心为其颁发了最佳研究奖。

FMBP精准抑制肠道肿瘤的分子靶点和作用机制

自重组人胰岛素被批准作为第一种临床应用的治疗蛋白以来,基于蛋白质的大分子癌症治疗药物的开发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植物毒素Gelonin是一种分子量约为30 kDa的I型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肿瘤效应,然而它缺乏与细胞膜结合的结构域,自身难以进入细胞,严重限制了其应用。为此,李卓玉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发展了一种细胞内蛋白质递送系统,首次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物合成了Gelonin功能蛋白(Trx-pHLIP-Gelonin,TpG)。TpG由三个具有特定功能的不同片段组成:硫氧还蛋白(Trx)标签、pHLIP序列和植物毒素Gelonin。TpG可以有效延缓肿瘤生长,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该成果发表于生物材料顶级期刊《生物活性材料》(Bioactive Materials, 影响因子14.593)上,丁国斌副教授为第一作者,李卓玉教授为通讯作者。

撰写重点项目指南

研究院联合学校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光电所、分子科学研究所、复杂系统研究所、及省内尖端的科研单位山西医学科学研究院的张瑞平院长及其团队,撰写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区域联合基金(山西省)重点项目指南-基于量子增强检测技术的抑郁症疾病标志物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并予以采纳,为次年申请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药临床实验

我国约有9000万抑郁症患者,且发病率逐年增加,现有的治疗药物以化学药物为主,存在不良反应多、价格昂贵、停药易复发等问题。以秦雪梅教授团队主导的6.1类新药-柴归颗粒的以山西道地药材“柴胡”为原料,挖掘经典方剂“逍遥散”科学内涵,针对重大疑难疾病抑郁症治疗,药效确切、安全性好、治疗特点突出,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并在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平台注册登记,Ⅱ期临床实验通过北京大学第六人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和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多家权威医院的伦理审查,已有入组病例顺利开展临床试验,为新药的上市推进了重要的一步,不久后将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中药新药,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柴归颗粒

山西大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研究院紧密围绕“四大”开展工作,以大项目为根本,大成果为目标,大平台和大团队建设为支撑,将继续广泛开展学科交叉融合,通过技术研发、学术交流,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