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大往事

山大往事

前身:三立、晋阳、令德堂书院(之一)

时间:2022-03-03 作者:行龙

节选自商务印书馆出版行龙教授著《山大往事》

坊间流行的《中国高等教育史》《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之类的著作,大多将中国大学的历史追溯至“三代之学”,或从西周“大学”谈起,或从汉代“太学”算起,即使像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北京大学的校史,像冯友兰这样的硕学鸿儒也强调:“北京大学的校史应该从汉代的太学算起。”最近一二十年来,国内各大学纷纷举行校庆,大多将历史尽量往前追溯,甚至有些不惜“改头换面”或“偷梁换柱”。此种现象实是国人“民族自尊”情结的显露: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居然只有百年的“大学史”,实在说不过去呀。

此种建构“悠久历史”的愿望可以理解,但无限地扩张却不值得提倡。因为中国古代的“大学”或“太学”,与“university”存在巨大差异,中国近代新式大学的建立和大学制度的确立,实在是地道的舶来品(参见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版)。近代中国一些新式大学的成立,与前已存在的书院倒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继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之后于1902年成立的山西大学堂,最初就是由此前设在太原的晋阳书院和令德堂书院合并而成。

“晋阳书院建自前明”。明嘉靖年间,山西按察使副使利用巡抚衙门旧址,增建号舍,筑三贤堂,祀奉讲学河汾、生长于河汾的三位先贤——王通、司马光、薛瑄,以此作为士子学习的榜样,并挂起“河汾书院”的牌匾。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时任山西巡抚魏允贞在太原府沿西南右所街,又将三贤堂扩大为三立祠,祠奉明贤55人,每年按规定日期和仪式致祭。三立书院由此确立。

三立书院最初办得很有成效。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庚子科乡试时,学员考中举人者多达50余人。崇祯初年,时任山西提学佥事袁继咸从考生中择录优等生250人进入三立书院,并将三立祠名臣、乡贤续增至71人,袁为其各著一传,传后加以“袁临侯曰”的评语,名其书为《三立祠传》。

袁继咸,字季通,号临侯,江西宜春人。办事公正,热心教育。他主持三立书院后,与士子互相讨论,朝夕劝课,生活上蔬食菜羹,与士子一致。袁氏不带家眷,节余薪俸,全数补助寒苦士子。士子得病,亲自慰问,并出医药费用,深得三立书院士子之拥戴。崇祯九年(1636年)当袁氏遭诬陷被逮进京后,以傅山、薛宗周为首的山西百余青年徒步上京,为袁鸣冤,使袁案得以平反,此为有名的“伏阙讼冤”。崇祯十六年(1643年),时任山西巡抚蔡懋德又对三立书院进行整顿,其中两大措施最为著名:一为聘请知州魏权中、举人韩霖、桑拱阳及傅山来院讲学;二为每月三集,集中讲学。初集讲圣谕,由地方绅士和乡老参加;再集讲经济,举凡国家大政、地方利害均在讨论之列,从政人员必须参加;三集讲制举,科举应试的士子参加。

明清之际十余年兵荒马乱,山西属于重灾区,三立书院也受到一定冲击。顺治十七年(1660年),山西巡抚白汝梅鉴于三立祠地势湫隘,又经兵燹,遂在府城东南侯家巷购地,另建三立祠。此次重建的三立书院总面积大为扩展,共花费白银2130余两。雍正十一年(1733年),三立书院正式改名“晋阳书院”。重建后的晋阳书院旧址即在现今的太原市公安局院内。自顺治十八年直至光绪二十七年(1661—1901年)240年间,晋阳书院一直设在侯家巷。1902年成立山西大学堂,大学堂总教习兼中学专斋总理谷如墉,即为晋阳书院最后一任山长,晋阳书院的学生也全部进入山西大学堂。

图片 7.png

令德堂创办人张之洞

图片 8.png

令德堂书院章程